春季是牛羊养殖繁育的关键时期,气候多变、疫病易发,养殖场(户)需特别注意管理。为抓好2025年全市牛羊养殖场(户)春季补栏增养工作,确保增养成效,掌握科学有效的春季牛羊补栏增养技术至关重要。
一、饲养管理
(一)调整饲料配方。春季青草逐渐返青,但此时青草水分含量高,营养不足且大量饲喂容易导致腹泻,需搭配干草、精饲料,确保牛羊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供给,如豆粕、玉米等,促进牛羊体况恢复。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钙、磷、锌等,预防营养不良。
(二)及时种植牧草。春季(3-4月份)是牛羊牧草种植的黄金季节之一,这个时间段是牧草生长的旺季,很容易实现草籽的萌发,而且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草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在春季进行牧草种植,往往会有较好的收成,有效保障全年的饲草供应。
(三)保证饮水清洁。春季气温逐步回升,牛羊需水量增加,应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避免饮用污染水源。定期清洗水槽,防止细菌滋生。
(四)合理分群饲养。根据牛羊的年龄、性别、体况分群饲养,避免强欺弱、大欺小,确保每只牛羊都能摄入足够的饲料。怀孕母畜和幼畜应单独分群,提供更精细的管理。
(五)定时定量饲喂。春季饲喂应遵循“定时定量”原则,
避免牛羊暴饮暴食。每天饲喂2-3次,夜间可适量补饲,确保牛羊夜间能量供应。
(六)做好健康监测。每天观察牛羊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怀孕母畜的健康状况,防止流产或早产。
二、疫病防控
(一)疫苗接种。春季是口蹄疫、羊痘、布鲁氏菌病等疫病的高发期,应及时接种疫苗,确保牛羊免疫力。新引进的牛羊需隔离观察并开展布病抗体监测,避免带入病原。
(二)定期驱虫。春季是寄生虫活跃期,需对牛羊进行体内外驱虫。常用驱虫药物包括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后注意清理粪便,防止虫卵扩散。
(三)加强消毒。定期对圈舍、饲槽、水槽等进行消毒,使用石灰水、漂白粉等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春季多雨,圈舍易潮湿,应合理安排消毒频率,保持环境干燥。
(四)防止中毒。春季青草中可能混有毒草,如毒芹、毒麦等,需注意排查,避免牛羊误食。农药喷洒后的草地需隔离一段时间,防止牛羊中毒。
三、繁殖管理
(一)做好配种计划。春季是牛羊繁殖的黄金期,应根据品种特性制定科学的配种计划。选择优良种公畜,避免近亲繁殖,提高后代品质。
(二)加强母畜营养。怀孕母畜需额外补充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分娩前1-2周
逐渐减少精饲料,增加优质干草,防止母畜过肥导致难产。
(三)注意分娩管理。春季昼夜温差大,分娩母畜需提供温暖、干燥的环境,避免受凉。准备好接生工具和药品,如碘酒、毛巾等,确保分娩顺利进行。
(四)护理新生幼畜。新生幼畜需及时清理口鼻黏液,确保呼吸畅通。尽早让幼畜吃到初乳,增强免疫力。注意保暖,防止幼畜受寒。
(五)记录繁殖数据。详细记录配种、分娩、幼畜生长等数据,为后续繁殖管理提供依据。
四、环境控制
(一)保持圈舍干燥。春季多雨,圈舍易潮湿,需及时清理粪便和积水,保持地面干燥。可铺设垫草或木屑,吸收水分,改善环境。
(二)通风与保温兼顾。春季气温波动大,白天注意通风,夜间注意保温,防止牛羊受凉。圈舍内安装通风设备,避免氨气积聚。
(三)提供充足光照。光照对牛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重要影响,应确保圈舍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必要时可补充人工光照,延长光照时间。
(四)清理周边环境。定期清理圈舍周边的杂草、垃圾,
减少蚊蝇滋生。春季是鼠类活跃期,需采取灭鼠措施,防止传播疾病。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防止应激。春季气候变化大,牛羊易产生应激反应,应尽量减少转群、运输等操作。如需运输,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
(二)加强人员管理。养殖人员需定期培训,掌握春季养殖管理要点。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病原带入养殖场。
(三)做好记录与总结。详细记录每天的饲养、防疫、繁殖等情况,便于总结经验,优化管理。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整体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四)关注市场动态。养殖户需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合理安排出栏计划。与兽医、饲料供应商等保持联系,获取最新行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