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牛羊
千亿增值 伊利七项利益联结为奶业上游纾困解难
来源:伊利集团 时间:2022-5-23 10:29:00 浏览:4493次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奶业上游养殖企业等产业链核心环节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在不断增加。面对挑战,伊利集团积极践行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会议上强调的“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指示精神,以乳业龙头企业的格局担当,以“七项利益联结”为抓手,切实帮助奶业上游养殖企业、农牧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稳供应、保运转、强信心、提能力,助力奶业上游纾困解难,为奶业振兴稳步前行提供有力支撑。

  “资金支持、技术服务、优质饲草、奶牛品质、产业带动、风险共担、赋能提升”,伊利集团在奶业振兴的征程中,探索并形成与上游产业链紧密相连的七个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不断实践,走出了一条协同共赢、共创共享、增产增值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

  ——精准识别、伸出援手,为牧场带来“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

  “有了这座新建的奶厅,不但挤奶效率提高了,还让我的牧场经营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呼和浩特建亭牧场总经理薛建亭感慨地说。在建亭牧场想要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却苦于资金受限时,是伊利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为牧场提供了300万融资,帮助薛建亭加速完成牧场规模化转型。

  建亭牧场的例子只是一个缩影,奶牛养殖业属于资金密集、重资产行业,对于融资需求较大,但融资难、融资慢、融资渠道缺乏是行业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伊利集团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探索出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为特色的产业链金融模式,根据合作牧场的实际发展需求,推出了“青贮贷”“牧场贷”等一系列金融产品,而且在资金额度、还款期限、放款周期方面都以牧场实际发展需求提供,从而解决了牧场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2022年以来,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养殖企业发展需求,伊利已经第一时间帮助近300座牧场在购牛扩群、饲草料采购、设备升级等领域提供了全面的资金支持,及时为牧场解决了资金压力,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2014年至今,伊利已累计为全国合作牧场提供融资扶持273.69亿元。

  ——“数智化”技术服务,让牧场管理更轻松、更高效

  半年时间奶牛平均单产提升了8公斤,达到38公斤的高产水平。宁夏哆硒呀牧场主马玉江激动的说:这个提升速度真的不敢相信,真的要感谢“伊利阿米巴精益牧场”项目给我的牧场带来的大变化。

  为了帮扶合作牧场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伊利聘请了国内外具有专业权威和实战经验的专家组建成立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并且开创了为牧场免费提供嵌入式技术服务的模式,实施24小时驻场服务与服务承包制,帮助牧场解决技术与管理等问题,每年通过1000余人的服务团队为合作牧场免费开展10余万次现场技术服务帮扶。2021年,伊利投入资源自主开发了“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再次引领行业向“数智化”转型升级,让奶牛养殖效率不断提升,牧场管理轻松便捷。

  通过技术服务帮扶,2014年至今,伊利集团帮助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平均增幅突破9.5公斤,全国平均单产达到30.42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奶牛品质升级让行业不再“一牛难求”

  我国奶牛优质种群建设和遗传改良方面起步较晚,良种奶牛扩繁仍然依赖国外进口,奶牛品质提升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加速奶牛改良与种群建设,伊利集团全面启动“奶牛品质升级工程”,通过种质科研、转化应用、专业培训、现场服务、政策引领等多种方式帮助牧场改良增产。

  依托三座行业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以及国家乳业创新中心胚胎工程实验室,伊利投入资源持续攻坚高产、高性能奶牛繁育项目。利用国际顶级奶牛种公牛性控冷冻精液,结合核心种子母牛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生产顶级种用胚胎,培育世界一流的种公牛及核心种子母牛。2021年伊利通过自主研发生产,为行业提供了10000枚单产可达14吨的高产性控胚胎;同时引进全球排名前十的优质种公牛冻精,在全国推广应用奶牛性别控制冻精超过600万剂,累计为国内繁育良种奶牛母犊260万头。伊利正在引领行业不断突破,努力培育出属于中国的世界级奶牛。

  ——种好草是养好牛的基础,从源头发力铸造卓越品质

  “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好的饲草是高品质牛奶的基础,更是牧场养殖效益的基本保障。为了解决国内饲草种质水平低,帮助牧场“种养结合”降本增效,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全面实施饲草研究与优质饲草种植攻关,开展优质青贮、本地化粗饲料等应用推广。通过农业数字化升级、优质品种选育、全流程田间管理和标准化青贮制作,伊利所服务牧场平均亩产达到4.54吨,最高亩产量达到了5.37吨,实现增产25%的突破;通过研究实现了玉米青贮淀粉含量提升30%,奶牛青贮饲料消化率突破75%,并且将筛选出的20余种适合不同种植条件和种植环境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全部免费推广给了全国合作牧场,帮助牧场实现了由“质量管理”到“品质升级”。

  遵循“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原则,在全产业链的紧密联结下,伊利带动了全国420多万亩青贮玉米种植,为种植户带来了超过25亿元的收益,不仅为奶牛养殖业优质饲草提供了保障,更为种植户带来了增收。山西佳联牧场主樊世雄说:“在伊利奶科院的服务指导下,我每年种植的饲草效益达到85万元,让牧场实现了饲草料自给自足,全年可节省饲料成本56万元,有效降低了牧场的养殖成本。”佳联牧场不仅养殖成本降低了,在优质饲草的应用下,奶牛单产也同比提升了3公斤,为牧场带来了200多万元增收。

  ——充分协同产业链每个环节,让产业共赢焕发更大动能

  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趋势下,加快转型升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主旋律。为全面加快奶业振兴,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推进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奶业振兴发展要素,打造一批奶业竞争力提升项目。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伊利已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多地陆续投资建设奶产业集群项目,这些项目产业集群效应凸显,高效带动了当地关联产业、在带动全产业链健康升级的同时,助力奶业振兴、乡村振兴。

  以伊利在宁夏的实践为例,2021年,宁夏伊利发放了67.3亿元奶款,为各牧场发放融资贷款近30亿元;在吴忠市,伊利直接带动6万人就业,间接带动全产业链40万人就业。不仅如此,宁夏伊利在自身发展同时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实现营收近200亿元。伊利的产业集群模式,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与产业发展,对当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产业共赢焕发了更大动能。

  ——强赋能、提信心,为行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参加了伊利开展的‘牛二代’训练营实战培训,我发现我的牧场可以改善提高的地方太多了”张家口绿原牧场主儿子周瑞尧在参加完伊利“牛二代”训练营后,将所学转化到牧场的实际经营中,绿原牧场现在的平均单产已经达到了38公斤,走在了行业领先位置。

  随着奶业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我国奶牛养殖业在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专业、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如何为行业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成为亟需提高的关键领域。伊利集团及时洞察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综合赋能平台,通过伊利全球资源调动、提炼了行业最新最全的先进管理理念,陆续给养殖户开办“牧场繁育专班”“牧场保健专班”“牧场营养专班”“牛二代”训练营“牧业精英班”“伊课堂”管理专项培训项目。已累计为行业培养“牛二代”567人,培训牧业精英学员2568人,开展远程直播培训499场次,累计培训覆盖人数24.97万人次,开发奶牛养殖精品课程367门,编写印刷专业书籍4.53万册赠予合作牧场共同实现进步。近在身边的专家老师,不断用专业和技术为牧场赋能,为行业发展增强信心。

  前不久,伊利集团发布经营年报,成为首家营收突破千亿的亚洲乳企。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到的“向着全面价值领先目标全力进发”“在寻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链共同发展,助力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富裕。”据不完全统计,伊利已带动500万农牧民走上致富之路;在新的征途上,伊利锚定奶业振兴核心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300亿元扶持计划,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维度对奶业上游开展多项重点扶持;持续完善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合力,加速提高我国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下,伊利正在用实际行动将这一幅美好画卷徐徐铺陈。


 
相关信息  
现代牧业吴忠牧场:正式开启“口粮备战”模式 [2025-9-10]
2025年9月10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9-10]
“热应激”时期仍喷粉,中国奶业正经历深度调整 [2025-9-9]
2025年9月9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9-9]
全球首个奶牛多组织单细胞表达图谱诞生 [2025-9-8]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最后席位 限量招募——2025…

[详细]
邯郸市在2025年京津冀家畜(猪)繁殖…
2026第九届中国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产…
2025第二届南里岳“鸡蛋节”招商席位…
东北养猪交流会暨第三届黑龙江TOP40…
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荣获全国皮革行业…
黄河之滨再迎盛会!2026 中国(甘肃…
《千万蛋鸡强镇谱写富民新篇章——20…
重要通知 ! 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
9月5-7日相约哈尔滨!2025 第五届东…
新疆巴州举办2025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
功不唐捐 犇赴新程——河北省现代农…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答复关于促进兽药…

[详细]
农业农村部答复关于解决奶牛养殖行业…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动物检疫证章标志…
10月1日起,启用新版动物检疫标志;…
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
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生猪育种新技术…
禽蛋新国家强制标准9月1日实施 再添…
9月1日起实施!年出栏500头以下的猪…
农业农村部答复支持养殖主体开展碳汇…
农业农村部:持续推广低蛋白多元化饲…
山东省2025年畜牧业支持政策一本通(…
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