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以来,猪价出现了“触底反弹”的上涨势头,从每公斤10元区间直冲14元区间。上周,全国猪价上涨了1.54元/公斤,涨幅高达12.08%,在4月24日全国均价达到了14.29元/公斤,周内猪价呈现明显拉涨态势,也是进入本年度以来的最大涨幅。由于养殖场(户)们已经持续了数月的亏损,所以猪价出现久违的连续上涨后,养猪人便欣喜不已,大部分养猪人认为猪价已在谷底,而近期的“复苏”迹象,肯定就是猪价反转的开始,纷纷对下半年的猪市充满信心。部分手里有些资金的养殖户们便开始对二次育肥蠢蠢欲动,这是机会还是陷阱呢?
福祸相依 二次育肥机会和风险并存
所谓二次育肥就是养殖户购买正常出栏健康的猪进行再次育肥,二次育肥本质上是一场商业投机,就像买股票,低进高出。二次育肥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生猪价格波动相对较大而且对后市行情看好。当前养殖端普遍认为猪价将要反转,这也是当前养猪人有二次育肥想法的最大原因。近期仔猪成交的火爆,就透露出市场人士对下半年行情的看好,成为了养猪人二次育肥的信心来源之一。很多时候机会总会伴随着风险,就目前形势而言,二次育肥同样是机会与分险并存,且危大于机。
首先,养殖端对市场观点的一致性太强。当前不管是规模场还是中小散户大多对下半年的行情表示看好,当大家把翻身赚钱的机会都寄托在下半年时,也导致了经营策略的一致性,近期仔猪的大量补栏就是印证,如果大量养殖场户都集中对二次育肥下手,那本该出栏的标准猪变成了大肥猪,进一步增加了市场肥猪的存栏量,当下半年大量肥猪涌入市场后,刚有好转的猪价可能会被再次“拖垮”,甚至形成“价格踩踏”效应。
其次,肥猪和标猪的价差缩小,再加上当前原料成本较高,已不适合养肥猪,而随着气温的升高,市场进入消费淡季,肥猪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嫌弃“,这也是二次育肥要考虑的。
其三,还要说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对消费会形成挤压效应。在防控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还可能因为疫情出台相关限制出行的措施,造成消费淡季的延长。而且后续随着部分疫情封控区的解封,封控区的猪源还将大量涌入市场,也将对猪价造成冲击。
猪价涨到多少才能赚钱 我们算笔账
虽然二次育肥风险重重,但在养猪人老老实实养猪不赚钱的时候,看到别人二次育肥把钱赚了,心里难免不平衡。那我们不如来算一笔账,暂且不谈疫病等风险,从当前的市场及后市来看,我们算一下能不能进行二次育肥。
我们假设购入180斤的标猪,按照当前市场价7.16元/斤(4月25日全国均价)计算,一头猪约1290元,养到280斤,我们算下成本有多少。
饲料成本:饲料是主要成本,如果从180斤养到280斤,料肉比按照3.3:1来算,净增重100斤,大约需要消耗饲料330斤,一斤饲料按1.9元计算,一头猪需要饲料成本为627元。
人工、折旧:人工成本加上圈舍折旧,每头折合100元。
圈舍消毒:正常情况下,180斤以上的猪只不需要打疫苗、用药,只算消毒成本每头10元。
伤亡率:我们按理想情况下,100%成活率计算。
总成本为:标猪1290元+饲料成本627元+人工及圈舍成本100元+消毒成本10元,所以养到280斤肥猪的成本为2027元。
除去猪只运输成本,二次育肥的成本猪价约为7.24元/斤。也就是说,经过二次育肥,在100%成活率的情况下,猪价要保持在7.24元/斤,才不会亏本。如果想要一头猪赢利200元,那猪价起码要在两个月后涨到7.95元/斤。
看到这里,不知道有二次育肥想法的养猪人还有多少信心。
猪价能否持续上涨
后市猪价肯定会持续上涨吗?我们根据去年下半年以来能繁母猪产能缩减不难发现,2022年初至今依然处于生猪出栏量增长阶段。而据相关机构统计,3月商品猪存栏量为2822万头,环比减少3.40%,同比增加13.18%。从供应情况来看,生猪市场的供给压力还未完全有效的得到缓解。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就表示,因为生猪养殖前期产能持续恢复,所带来的生猪市场供应量依然处在惯性增加的态势,所以现阶段供应量总体上是偏高的,而消费需求则处在淡季,同时还叠加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抑制。近期,部分上市公司也谈及了对未来猪价的看法,其中牧原股份就认为,当前猪价整体较低,既有供应相对过剩的原因,也存在需求端的原因。现阶段,供给的边际变化要比消费的边际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主要矛盾仍是供给量的相对过剩。光大期货研究所生猪行业研究员孔海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基本面情况来看,生猪市场的供给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生猪价格的短期反弹使得行业出现一致性预期,令养殖端较前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压栏情况,或进一步增加未来市场供给压力。供给端对生猪价格的抑制作用仍将限制猪价上行,这次的生猪价格上涨并不具备趋势性上涨动能。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猪价出现上涨态势,但是生猪供给阶段性过剩这一关键问题依然存在,此外,还有疫情下的市场消费疲软、养殖成本升高这“两座大山”带来的压力,未来行情如何,可能并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所以,对于二次育肥,养猪人一定要慎重考虑,用风险换收益并不可取,我们要把养猪当成事业,不能过分贪婪,我们要做到顺时顺势而为,合理安排猪场生产节奏,做好提质增效,保障猪场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