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大兽药自主研发力度
科技部高度重视兽药创新研发工作。“十三五”期间,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机制、传播与防控技术、减抗替抗绿色产品创制等方面,发现了新型耐药基因和传播机制,创制了一批基于无抗养殖的新产品,有力推动了兽药创新药研发与应用工作。
“十四五”时期,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兽药创新药研发工作,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组织实施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兽药创新研发与应用示范工作,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关于建立兽药生产溯源体系
截至2021年底,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涵盖兽药生产企业1656家、经营企业5.2万家、监管单位3108个,累计申请追溯码265亿个,保持生产企业入网、产品出入库以及经营企业入网三个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兽药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遏制兽药制假售假问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加强兽药产品追溯系统建设,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兽药经营和使用环节追溯工作,提高兽药全程追溯监管效能,有力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劣兽药的违法行为。
三、关于加强兽药风险监测和耐药性监测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并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综合治理,取得较好成效。
1、实施检打联动制度。根据上年度兽药质量状况,每年初制定发布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计划,以面上风险监测结果为基础,实施跟踪抽检、找准问题源头、实现定向打击,做到一地抽检、全域清查、全国通报。
2、加强养殖用药监督指导。制定实施年度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通过监测兽药残留倒追养殖用药问题,定向打击不规范用药行为。制定实施年度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精准用药。
3、退出促生长类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告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经营、进口除中药以外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并于2020年底全面停止使用。
4、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2018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316家试点养殖场中有223家达标。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畜禽养殖“减抗”行动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加强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兽药网络销售监管工作,严厉打击线上违法违规销售兽药的行为;加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力度,不断提高监测覆盖面;深入实施“十四五”时期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