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讯(记者 侯慧婕)3月30—31日,河北禽业合作发展论坛暨2019年禽业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讨会在石家庄成功召开。本次活动由河北省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环境控制与装备岗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岗位、农业农村部肉蛋鸡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保定综合试验站主办,河北省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优质地方鸡生产综合试验推广站、蛋鸡肉鸡生产综合试验推广站(保定)、省会区域蛋鸡肉鸡生产综合试验推广站协办。河北省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乔健、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以及来自省内相关养殖场、企业300余人参与。
河北省蛋肉鸡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乔健指出,蛋肉鸡养殖抵抗力降低原因很多,应多关注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包括疫苗毒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与对细菌的抵抗力。因为呼吸系统感染病毒或细菌后,会破坏机械屏障,影响细菌黏附定植,降低先天性免疫。而且大量及长期口服抗菌药物会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对病毒、细菌感染的抵抗力。另外还需多注意外界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做不到位的话会直接影响饲养安全。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了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功能研究室、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保明作主题报告。李保明认为,从蛋鸡产业现状来看,国内真正大规模养殖企业较少,规模偏小的企业灵活性强,整个产业发展来说抗风险能力差。而且从养殖业一线的员工年龄结构来看,基本上集中在40—60岁之间,年轻员工偏少,后续力量显薄弱,种种原因使得整个蛋肉鸡产业面临转型升级需求。特别是目前,在国家环保新局势下,养殖业一定要向绿色、清洁、高效转型发展,小型规模的养殖场逐渐退出市场,适度规模化养殖场是发展方向,此外,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更高,这就要求养殖场的环境和设备快速更新,向国际标准看齐,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防控生物安全的有效措施。
李丽华在会上对农业农村部肉蛋鸡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环境控制与装备岗位逐一、详尽地进行了基本介绍和相关成果展示。特别在建立鸡舍环境条件下,个体生产性能、生理、行为指标自动获取、处理网络平台,通过集成创新建立种鸡健康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建立不同生产方式、不同饲养密度鸡舍温度场、气流场模型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产业扶贫方面,通过观摩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推广外,还选定区域进行精准扶贫。产学研的深入融合,符合当下产业发展需求,得到与会嘉宾的认可。
刘双对我省重要的蛋肉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了解读。列举了干清粪+粪便堆沤模式、好氧堆肥模式、沼气厌氧发酵模式、生物转化综合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为养殖企业提供了参考依据。她强调,生物转化综合利用模式也就是利用鸡粪与辅料混合发酵处理生产养殖基质,可用于黑水虻、蚯蚓等养殖,鸡粪达到腐熟要求后进行粪虫分离,得到有机肥和商品虫。这个模式开辟了农业利用之外的途径,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高,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要解决好产品销路问题。另外,她还提醒大家处理模式多种,需综合考虑饲养规模、粪污产生量、粪污处理设施区域面积、粪肥产品出口、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得到了广大行业从业者的关注和支持,对我省蛋肉鸡产业发展起到了切实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