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铲屎官第一次养小狗时,都会对着毛茸茸的小家伙发出灵魂疑问:
“它为什么总在睡觉?”
“突然咬我手指是讨厌我吗?”
“跑着跑着突然尿地上是不是故意的?”
其实这些都是幼犬成长中的常见现象,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1. 一天睡18小时,是生病了吗?
真相:小狗睡觉多=在偷偷长大!
就像人类婴儿需要大量睡眠,幼犬每天要睡15-18小时。它们的身体在睡眠中会分泌“生长激素”,骨头、肌肉和大脑都靠这段时间发育。如果强行叫醒熟睡的幼犬,就像半夜把长个子的孩子拽起来,反而影响健康哦!
怎么办:
给狗狗准备温暖安静的窝,避开电视、洗衣机等吵闹区域
白天允许打盹,但每次别超过2小时(防止昼夜颠倒)
晚上关灯保持黑暗环境,帮助形成规律作息
2. 突然满屋疯跑,是“狗来疯”?
真相:这是狗狗的“充电五分钟,疯跑两小时”模式!
专业名词叫 FRAP(疯狂乱窜期) ,常见于幼犬吃饱后、洗澡后或主人回家时。就像小孩课间突然在操场疯跑,这是它们释放多余能量的方式,通常持续1-5分钟就会自己累瘫。
怎么办:
提前收好易碎物品,避免撞到桌角
拿出漏食玩具或咬绳,让狗狗边跑边玩更安全
千万别追着跑!这会让它以为你在陪玩,更兴奋
3. 咬手指咬拖鞋,是在报复我?
真相:小狗用嘴巴认识世界!
3-6个月是狗狗的“磨牙期”,就像人类宝宝长牙时爱咬东西。它们咬手指其实是想说:“这个软软的东西是什么?咬起来什么感觉?”
怎么教:
轻咬时:假装很疼“啊”地叫一声,停下所有互动(让狗明白咬重了会失去陪伴)
换玩具:立刻塞给它磨牙棒或冰冻毛巾(告诉它这个才能咬)
奖励冷静:等狗狗松开嘴后摸摸头,夸“好孩子”
4. 玩得正嗨突然尿了,故意的?
真相:小狗真的憋不住啊!
幼犬的膀胱只有葡萄大小,计算公式:月龄+1=憋尿小时数。比如3个月大的狗,最多只能憋4小时。玩耍时一兴奋,肾上腺素还会让尿意来得更快。
怎么训练:
定时提醒:每隔30分钟带它去尿垫或户外
成功奖励:尿对地方立刻给零食,夸张夸奖
彻底去味:用生物酶清洁剂擦尿渍(普通消毒水反而会让狗闻着味再来尿)
5. 一戴项圈就躲,讨厌出门?
真相:狗狗觉得脖子被勒住了!
狗狗的脖子有敏感神经,突然套上项圈就像给人戴了个紧箍咒。特别是3-6个月进入叛逆期的小狗,会故意反抗束缚感。
怎么解决:
美食攻略:戴项圈前先喂肉干,让它觉得“戴这个=有好事”
慢慢适应:第一天戴5分钟,第二天10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换舒服款:选柔软布质项圈或Y型胸背带(减少脖子压迫)
6. 追着咬脚后跟,是想攻击我?
真相:它把你的腿当“会动的玩具”了!
幼犬天生有追逐移动物体的本能,你的脚走路时一摇一摆,在它眼里就像只逃跑的兔子。特别是穿拖鞋时露出的脚后跟,对狗来说简直是“挑衅式诱惑”。
怎么纠正:
立刻静止:停下脚步、双手插兜(失去移动目标狗会懵)
转移目标:往反方向扔玩具,喊“去追那个!”
奖励冷静:等狗狗不追了,给块鸡肉干强化好行为
养幼犬就像带娃,要顺着天性引导
这些看似“熊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小狗探索世界的必经之路。与其生气惩罚,不如:
给足睡眠让它们好好长大
准备玩具帮它们释放精力
用零食奖励建立好习惯
记住,狗狗不是故意捣乱,只是还没学会怎么当“人类的好室友”。耐心引导3-6个月,你会收获一只乖巧的天使小狗!
|